对于我国参与对新型高温固定点热力学温度国际赋值测量具有重要意义,使我国在实行“开尔文的实用温标实现”等国际计量的重要发展事件中具备话语权。
课题负责人原遵东研究员告诉记者,经过近4年的努力,课题组解决了绝对辐射温度计的滤光片辐射计绝对响应度、物镜透射比及几何参数测量等主要关键技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目前,该课题组在国内首次建立了绝对辐射温度计及与之配套的性能测量实验装置,自主完成对金属一碳高温固定点(钴一碳、铂一碳、铼一碳共晶点)和银凝固点热力学温度测量;实现对高温固定点的热力学温度赋值,确定了高温固定点温度下我国热力学温度与现行国际温标ITS-90之差,使我国进入国际温度计量的前沿领域。
据介绍,现行的国际温标(ITS-90)高温段固定点只有银、金、铜三个定义凝固点,其中最高温度是铜凝固点( 1084. 62℃)。温标规定,银凝固点( 961. 78℃)以上温度,从定义固定点外推获得,这导致随着温度升高,国际温标复现和高温测量的不确
定度将显著增大。由于在更高温度条件下,缺乏性能良好的高温固定点,高温固定点已成为国际温度计量界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近年来,金属(碳)一碳高温固定点的发现,使得寻找更高温度的固定点成为可能。
相关新闻
![]() |
[2015/10/28] |
![]() |
[2015/9/10] |
![]() |
[2015/9/1] |
![]() |
[2015/8/13] |
![]() |
[2015/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