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一部
点这里与我交谈

0755-86656083
24小时热线
0755-86656390
红外热像仪

详细资料

    我国将建8米口径望远镜观测太阳 已进入选址

  • 发表于:2012/9/9 15:10:37 标签:
  •    中国科学家正为设计中的巨型太阳望远镜选址。这一口径为8米的地面望远镜可望在未来20年的“探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中国巨型太阳望远镜计划推动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怀柔观测基地主任、总工程师邓元勇对新华社记者说,目前国内太阳研究界已经启动了“西部太阳选址”计划,期望利用4年左右的时间,在中国境内天文气象条件最好的西部为巨型太阳望远镜和其他下一代太阳观测设备选出最佳观测台址。 

        他说,这一巨型太阳望远镜获取的数据将有助进一步理解太阳爆发活动的成因,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新的手段和重要依据。 

        根据长期的天文气象资料分析研究,中国有许多“潜在的优秀台址”能满足中国巨型太阳望远镜的需求。邓元勇和同事将在北京举行的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与国际同行分享这一计划的进展。这一被称为“天文界奥林匹克”的大会21日开幕,为期两周。 

        中国科学家们首先根据气象局提供的卫星云图信息进行普选,然后进行实地踏勘,足迹已遍及全国。邓元勇说,台址或将会在川滇藏一带。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首席科学家林隽说,台址要远离城市的喧嚣,无现代工业。望远镜还可监测所在地太阳辐射、环境的变化。 

        邓元勇说,这架中国巨型太阳望远镜将在性能上超越国际上正在计划中的4米口径地基太阳望远镜,包括将落户夏威夷的美国太阳望远镜ATST和欧洲太阳望远镜EST,从而成为世界上空间分辨率和偏振测量精度最高的太阳红外和光学望远镜。 

        高时空分辨率的太阳观测是目前和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太阳物理研究最重要的角逐方向。中国巨型太阳望远镜项目正是瞄准这一方向。由于观测的限制和理论的局限,太阳活动起源等仍是太阳物理研究尚未攻克的难题。 

        邓元勇说,由于探测器的限制以及太阳辐射能量的急剧衰减,中远红外波段是最后一个未被开发的太阳物理观测窗口,蕴育着诸多未知的观测机遇。这架望远镜结构的两个备选方案之一——环型太阳望远镜结构如能最终实现,将是国际上第一架巨环形太阳望远镜,“是进军这块处女地的最犀利武器”。 

        中国在天文望远镜建造方面已取得诸多经验,可供借鉴,如已完成的用于夜间天文观测的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和正在实施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邓元勇说,从目前中国最大的1米口径太阳望远镜跨越式发展到8米口径,并且拟采用环形结构这一新型方案,需要突破诸多关键技术,预计研制周期为10年,前5年进行方案设计和关键技术预研究,后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建造。 

        “太阳观测望远镜,我们计划是天上一个,地上一个。”邓元勇说,中国正在计划未来几年发射口径为1米的空间太阳望远镜,超越目前在轨运行的太阳探测卫星“日出”上搭载的口径为0.5米的太阳光学望远镜。后者由日本、英国和美国联合研制,2006年升空。 

    林隽说,天文设备瞄准国际最前沿课题和技术,一方面发展空间观测,避免地球大气干扰;另一方面,鉴于发射空间设备的难度和风险,现有发射器载重限制了空间望远镜的口径、重量和复杂程度,因此中国同时发展大型天、地太阳观测设备,地面和空间均衡发展。

    杰福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自2003年代理国际知名大厂 FLIR红外线热像测温系统至今。杰福八年来专注于红外热像检测技术10多名行业专家,一直致力于红外线热像系统的销售及技术服务,是目前中国大陆首家专业从事红外线热像系统的代理商,也是亚洲地区第一家取得美国非破坏性检测协会(ASNT)认可之高级红外线热像检测师(T/IR Level III)证照的企业,专业提供红外线热像检测师培训课程及资格认证服务,并为企业提供配套热像仪方案。杰福公司是国内率先倡导将「红外线热像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炼铁、轧钢、化工、塑料、石化等领域,红外线热像检测技术已广为应用于设备预警领域。丰富的专业知识及实务经验,已深获业界的肯定与好评。

     

相关新闻

探索红外热像仪在石油石化行业的具体应用 [2015/10/28]
使用打猎夜视热像仪该注意哪些事项? [2015/9/10]
红外热像仪如何有效防止设备故障和断电事故的发生? [2015/9/1]
如何用红外热像仪给汽车体检? [2015/8/13]
红外热像仪在电梯检测中的应用 [2015/8/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