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态势偏紧企业分化明显
采访中,奚家成表示,今年上半年分行业的情况与往年相比有较大变化。
在经济结构调整逐步深入的情况下,仪器仪表行业总体运行态势偏紧,企业境况分化明显。
据初步了解,目前产销状况良好、增幅可能达到20%以上的企业约占10%~15%;小幅增长的在50%左右;目前仍在负增长区域的约占1/3。随着“稳增长”措施的到位,预计一、二类比例会逐渐上升。
奚家成告诉笔者说,今年境况好的企业一般都是产品技术含量高、产业化成果好、产能扩张不严重的企业,如浙江中控、北京和利时、杭州聚光、上海舜宇恒平、上海兰宝等企业。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虽然受宏观经济影响,产品总需求并没有明显增长,但因竞争优势,市场份额不断上升。如在DCS领域,在与众多知名外企的竞争中,和利时、中控有可能进入前三名,他们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服务从外企手中夺回市场。
高端出口增长三资持续低迷
据奚家成介绍,与2008年不同,今年有不少企业扩大了出口以弥补国内需求增幅的下降,如电度表行业。该行业1~6月已出口1454万台,增幅达40.39%,出口金额2.95亿美元,增幅为43.7%,预计全年出口将达2500万台以上,首次超过5亿美元。
与此同时,出口已连续两年负增长的煤气表行业今年也转负为正,达到两位数增长;前几年因照相机、摄像机市场疲弱而出口下滑的光学元件行业,近来则抓住全球手机旺销的势头进行了结构调整,目前全世界80%的手机镜头都产自中国,1~6月光学元件已出口1258万件,金额8.8亿美元,增幅达33.6%。
事实上,不但传统的出口产品在增长,高端产品的出口也在大力开拓。
今年3月20日,北京和利时与香港铁路公司签约,为其提供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全部地面、车载信号系统,合同金额4.9亿港元;随后的4、5月,浙江中控在中东两个国家分别承接了两个石化项目,拟采用中国控制系统以MAV方式总成,金额约为4亿及3亿元。
“以上情形说明,虽然全球经济疲软,出口增长困难,但仍有潜力可挖,要细分研究,支持促进。”奚家成总结说。
相比国内企业的快速崛起,“三资”企业则是持续低迷。
据介绍,1~6月其产销增幅仅为5.23%、4.65%,比全行业增幅低了12个百分点,利润增幅至今为负,亏损企业超过了30%。仅今年上半年,“三资”企业的产销在全行业占比在连续4年下降后又下降3个百分点。
“三资”企业的低迷已经成为全行业难以恢复到20%同比增幅的重要原因。奚家成告诉笔者说,尽管部分“三资”企业已开始调整结构以适应中国自动化市场的变化,但很难从根本上扭转其颓势。
杰福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自2003年代理国际知名大厂 FLIR红外线热像测温系统至今。杰福八年来专注于红外热像检测技术、10多名行业专家,一直致力于红外线热像系统的销售及技术服务,是目前中国大陆首家专业从事红外线热像系统的代理商,也是亚洲地区第一家取得美国非破坏性检测协会(ASNT)认可之高级红外线热像检测师(T/IR Level III)证照的企业,专业提供红外线热像检测师培训课程及资格认证服务,并为企业提供配套热像仪方案。杰福公司是国内率先倡导将「红外线热像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炼铁、轧钢、化工、塑料、石化等领域,红外线热像检测技术已广为应用于设备预警领域。丰富的专业知识及实务经验,已深获业界的肯定与好评。
相关新闻
![]() |
[2015/10/28] |
![]() |
[2015/9/10] |
![]() |
[2015/9/1] |
![]() |
[2015/8/13] |
![]() |
[2015/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