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一部
点这里与我交谈

0755-86656083
24小时热线
0755-86656390
红外热像仪

详细资料

    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 发表于:2012/8/26 10:31:47 标签:仪器仪表
  •       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的总体水平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其在世界无损检测的地位多多少少也与中国经济和工业水平,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在世界的地位相一致。资料显示,2008年之后,中国作为世界机械制造大国,机械、电气与交通运输设备第二出口大国,已经屹立于世界机械制造大国之林[1]。虽然无损检测技术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并非一种直接的生产力,但是它的技术水平却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并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态势密切相关。与世界机械制造大国相适应的是,中国是一个无损检测大国,它的无损检测市场是一个最具有活力、最具吸引力的市场,这一点已得到世界无损检测界的共认。仅根据无损检测从业人员的数量看,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拥有直接从事或从事与无损检测相关技术工作的人员25万左右,涉及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科研、教学与培训、经销、技术咨询服务、工程服务等的单位约在5000个以上,这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中国现有从事无损检测服务的检验检测机构约2000家,有2万多家机械制造和安装企业拥有自己的无损检测队伍,无损检测设备器材的制造单位可能多达近500家,在超声、涡流、磁粉和常规射线检测仪器方面已出现了一批规模化的生产企业或集团,一些前沿仪器(例如相控、超声TOFD专用仪器、阵列涡流)也具备了市场化生产规模。 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的工程应用领域处于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在国计民生各领域的广泛开展,我国在无损检测工程应用领域进行了许多领先研究、应用和技术开发,在核电、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特种设备(管道、压力容器、游乐设施等)、石油管道、天然气管道、山体和大坝岩石稳定性监测、飞机疲劳损伤监测等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目前基本可以自行解决各种大型工程项目的各类常规无损检测和面临的各种技术疑难问题,可以说,目前几乎找不到无损检测技术仍处于空白地位的主要工业部门。同时,现有的各种NDT方法几乎无一例外都在中国得到应用或开展过研究。这一方面是因为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依靠国外公司承包工程项目、解决各类工程技术疑难问题是不现实的,可能也是不允许的。另一方面,中国各工业部门的无损检测技术人员也有解决这些技术疑难问题的能力。有关各工业部门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可参见2008年无损检测杂志的增刊和2010年的中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年度报告。 结束语 无损检测技术已在航空装备安全可靠运行方面起到重要保障和技术支撑作用,无论是在航空装备的制造、生产过程,还是各机种的在役检测和日常维护、检查,无损检测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实现无损检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提倡一些新的无损检测理念和新的检测思路。以健康监测、集成检测和数据融合,以及数字化、图像化和信息化为典型标志的绿色无损检测可能就是未来值得发展的检测技术。以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为例,通过在2种三代机机群寿命的延长试验中建立了以声发射技术为中心的综合裂纹监控技术,保证了试验的顺利进行,2种机型的寿命均有50%以上的提高且都已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说明无损检测是一项典型的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工程应用技术。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良好发展态势,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必要整合,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航空领域无损检测技术能在更高的平台上运行。
    航空装备无损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无损检测技术已在航空装备安全可靠运行方面起到重要保障和技术支撑作用,无论是在航空装备的制造、生产过程,还是各机种的在役检测和日常维护、检查,无损检测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实现无损检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提倡一些新的无损检测理念和新的检测思路。以健康监测、集成检测和数据融合,以及数字化、图像化和信息化为典型标志的绿色无损检测可能就是未来值得发展的检测技术。 

    虽然近一二十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传统制造业正面临IT 产业的巨大挑战,但是,装备制造水平,特别是大型装备制造水平仍然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1]。作为同装备全寿命过程的安全、质量和可靠性密切相关的无损检测技术,其发展水平又是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必须是以可靠的现代化和安全的现代化为基础,前者必须是以制造业为本,这是立国之本,也是实现一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后者的重要保障条件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装备的核心和关键制造技术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在航空工业上,这一点尤其突出。航空制造技术已作为我国未来十大重点发展产业,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更加重要。虽然总体水平远落后于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但商用大飞机项目的上马以及珠海航空工业城的建立却标志着我国航空制造业突飞猛进的时代即将来临。与此相联系,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航空无损检测技术也必然会有一个快速、稳定和持久的发展期。 

    延长包括飞机在内的航空装备的安全使用期是现代航空装备的发展趋势。无损检测(NDT)或无损评价(NDE)技术在航空装备的全寿命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对保证飞行安全、延长飞机寿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在航空技术中采用损伤容限理论替代过去的安全寿命设计理论,无损检测技术在航空装备中的应用观点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就是无损检测技术应当对装备的全寿命(从摇篮到坟墓)负责,它不但应当能(实现传统意义下的)检测出已经存在的缺陷或裂纹,还应当能对裂纹发展规律进行预测,以保证损伤容限理论的正确实施。 

    无损检测技术是一项典型的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特点的工程应用技术。我们很难找到其他任何一个应用学科分支,其涵盖的技术知识之渊博、覆盖的基本研究领域之众多、所涉及的应用领域之广泛能与无损检测相比[2]。1982年10月,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在发给美国无损检测学会(ASNT) 成立20周年的贺电中曾说过,(无损检测)能给飞机和空间飞行器、发电厂、船舶、汽车和建筑物等带来更大程度的可靠性,没有无损检测(美国)就不可能享有目前在飞机、船舶和汽车等众多领域和其他领域的领先地位[3]。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技术,只有与国家大型工程项目结合,解决国家大型和重点工程项目中急需解决的安全保障问题,无损检测技术才能有用武之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航空装备的无损检测涉及面很广,它包括航空材料的检测、航空结构件制造过程的检测和在役设备(飞机)的检测等,虽然都属无损检测,但其检测重点和涵盖的领域有着很大差别。本文在论及航空装备无损检测技术的时候,重点将放在在役装备的检测(或外场检测)上,这可能也是一个最富挑战的研究和发展领域。 

    我国航空装备无损检测工作现状 

    航空领域一直是我国开展无损检测理论和应用研究最普遍、最活跃的部门。航空装备无损检测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是,寻找适合且有效的方法,而不是盲目走高、精、尖之路;要用“对”的,不盲目追求“贵”的!例如民用航空,目视(包括借助仪器的目视)可能占到其无损检测工作量的70%以上,目视加常规可能占到90%以上[4]。当然,由于航空装备的特殊性和对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需求,最新、最先进的检测方法往往首先在航空部门得到应用(结构健康监测、脉冲涡流、激光和红外成像等技术),但那是实际检测中一些特殊部位或特殊场合提出的需求,而不是为了应用新技术而使用新技术。 


相关新闻

探索红外热像仪在石油石化行业的具体应用 [2015/10/28]
使用打猎夜视热像仪该注意哪些事项? [2015/9/10]
红外热像仪如何有效防止设备故障和断电事故的发生? [2015/9/1]
如何用红外热像仪给汽车体检? [2015/8/13]
红外热像仪在电梯检测中的应用 [2015/8/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