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一部
点这里与我交谈

0755-86656083
24小时热线
0755-86656390
红外热像仪

详细资料

    方原柏:我国智能仪表行业发展强劲

  • 发表于:2012/8/18 10:05:41 标签:
  •    方原柏(1942-),男,湖北黄冈人,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昆明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冶金自动化、衡器、自动化信息等杂志编委。发表论文230余篇,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电子皮带秤的原理及应用”(1994)、“电子皮带秤”(2007)两本专著,主要研究方向为自动化仪表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工程应用。

     国内智能仪表行业正处在由中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段

     

    《自动化博览》:可否为我们介绍一下目前国内智能仪表市场及技术的发展现状?

     

    方原柏:中国仪器仪表行业整体与发达国家相比有1015年的差距,特别是高端产品的差距可能更大一些,国内智能仪表的现状也大体符合这一现实。

     

    但在发展中国家里,我国是仪器仪表行业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国家,而且近年来相对于全球仪器仪表3%4%的增长率,我国在“十一五”期间,除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增长率仅有8.9%之外,其余年份增长率均在20%30%之间。可见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国内智能仪表市场需求旺盛,是促进国内智能仪表技术发展强劲的动力,因而我国的智能仪表技术虽然与国外先进技术有较大的差距,但这种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自动化博览》:您认为我国智能仪表发展正处在什么阶段?

     

    方原柏:回顾一下我国智能仪表应用和生产技术的发展历程,大体上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应用国外智能仪表,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早中期开始研制国产智能仪表(如可编程序调节器、微机化称重仪表等),已经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所以至少应该说国内处在智能仪表发展的中级并正在向高级前进的阶段,或者换一句话说,国内大部分智能仪表尚处于发展的中级阶段,但也有一部分智能仪表技术达到了高级阶段,即国际先进水平。

     

      进步与差距并存

     

    《自动化博览》:近年来,我国智能仪表技术在应用方面取得了哪些创新或突破?

     

    方原柏:一些中低档智能仪表产品已具有规模优势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比如数字万用表、家用电度表的生产能力占全球半数以上,目前,电度表出口额超过3亿美元,水表超过1亿美元,像集装箱检测设备这样的高档产品出口也开始取得突破,以质谱仪为代表的高端科学仪器取得了重大进展,出现了可以与国外产品竞争的国产色-质联用仪器。

     

     我国“嫦娥一号”卫星所携带的8种多光谱遥测等探测仪器都是由国内自主研制,有自己的特点和创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与智能仪表有关的国际标准,近年来已有用于工厂自动化的以太网EPA现场总线、用于过程自动化的WIA-PA无线网络两项标准由国内科技人员提出并纳入国际标准,增强了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随着节能降耗、低碳经济、民生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调整结构和转型已成为国家的长期国策,并带动了风电、核电、物联网、智能电网、高铁和轨道交通等一批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为仪器仪表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市场。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仪器仪表正跨入真正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时代。智能仪表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针对于此,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昆明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方原柏先生,就智能仪表的现状以及未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做进行了详尽的解读。

     

     《自动化博览》:您认为国内的智能仪表技术和产品与国外存在哪些差距?国内企业应该在哪些方面努力弥补这些差距?

     

     方原柏:差距可以从2个方面来谈,一个是产品的技术水平,另一个是产品的工程应用技术。

     

     与国外仪器仪表行业相比,我国仪器仪表产业规模小,产值低,企业则规模更小,产值更低,底子薄,科技创新开发投入资金少,核心技术缺失。仪器仪表所采用的核心部件多采用国外产品或技术,自有技术支撑能力薄弱,集成能力落后,所以尽管我们可以生产大多数与国外仪器仪表行业同类的产品,但在产品技术水平的高可靠性、高性能、高适用性方面的差距较大。

     

     在产品的工程应用技术方面,由于我们实际工程应用的时间相对较短、应用范围不广和对应用技术重视不够,针对各行各业产品的具体应用技术与国外有更大的差距。我们在国外一些仪器仪表厂家的网站上可以找到类似应用实例、技术论坛、技术交流、在线学习、找答案这样一些热点板块(如西门子公司网站),而在国内仪器仪表厂家的网站上就很难找到这些内容。不注重收集整理工程应用技术资料,不大力宣传工程应用技术,可能是国内仪器仪表厂家的通病。

     

      要弥补这些差距,我想强调的是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加大企业的科技创新开发投入;

     

      发挥举国体制,相关单位协同攻关,共同提高国产仪器仪表的技术水平;

     

      重视产品的工程应用技术经验的收集整理和宣传工作。

     

      机遇与挑战并肩

     

     《自动化博览》:目前如新能源、高铁、智能电网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智能仪表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您认为这为我国智能仪表行业带来了哪些机遇,同时又提出了哪些挑战?

     

     方原柏:新能源、高铁、智能电网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所提供的平台对每一个国家都是全新的,大家都有机会进入。而这些领域的发展在我国正处在高速上升期,特别是在高铁和新能源方面,国内市场之大,令人垂涎欲滴。所以国产智能仪表只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很有可能在这些领域让国产智能仪表先行一步,从占领国内市场起步,进而扩展到全球市场。实际上与此类似的行业还有一些,如轨道交通、节水、环保、汽车制造、飞机制造、工程机械制造等。

     

     国内一些仪器仪表企业的领军人物不乏真知灼见,早已看好这样的市场,他们成立相关的高铁、轨道交通、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的事业部,先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从研究这些行业发展的态势、对智能仪表的需求着手,与相关行业密切合作,已经取得并将进一步取得丰硕的成果。

     

     解决关键问题看好未来发展

     

     《自动化博览》:中国智能仪表行业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和突破,您认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哪里?

     

     方原柏: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可以列出以下几点:

     

     提高创新能力,仪器仪表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利用新的工作原理、采用新材料及新的元器件,例如利用超声波、微波、红外线、核磁共振、超导、激光、射线等原理和采用各种新型半导体敏感元件、集成电路、集成光路、光导纤维等元器件,企业在这方面要更多的与学校及科研院所合作;

     

     组织研究单位、生产单位甚至使用单位协同攻关,共同开发用户需求迫切的重点产品;

     

     提高智能仪表的产业化运作能力,制定相关智能仪表的行业标准,加快智能仪表产业人才队伍培养;

     

     重视产品的工程应用技术,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产品,提高产品档次;

     

      对国产智能仪表应用成功的产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

     

      《自动化博览》:您如何看待未来智能仪表行业的发展?

     

     方原柏:我非常看好国产智能仪表的发展前景,中国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已经以高出世界平均水平数倍的速度发展了三十余年,我国新上的大型项目所用智能仪表和控制系统的先进程度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十二五”或者今后更长一段时间,虽然中国整体的发展速度将有所控制,但仍将维持一个很高的水平。中国提供了世界上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战略新兴产业,同时也提供了世界上最大的智能仪表市场,这就为国内智能仪表生产厂家提供了用武之地,关键还要看国内的企业能否把握得住这些机遇。

    杰福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自2003年代理国际知名大厂 FLIR红外线热像测温系统至今。杰福八年来专注于红外热像检测技术10多名行业专家,一直致力于红外线热像系统的销售及技术服务,是目前中国大陆首家专业从事红外线热像系统的代理商,也是亚洲地区第一家取得美国非破坏性检测协会(ASNT)认可之高级红外线热像检测师(T/IR Level III)证照的企业,专业提供红外线热像检测师培训课程及资格认证服务,并为企业提供配套热像仪方案。杰福公司是国内率先倡导将「红外线热像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炼铁、轧钢、化工、塑料、石化等领域,红外线热像检测技术已广为应用于设备预警领域。丰富的专业知识及实务经验,已深获业界的肯定与好评。

     

相关新闻

探索红外热像仪在石油石化行业的具体应用 [2015/10/28]
使用打猎夜视热像仪该注意哪些事项? [2015/9/10]
红外热像仪如何有效防止设备故障和断电事故的发生? [2015/9/1]
如何用红外热像仪给汽车体检? [2015/8/13]
红外热像仪在电梯检测中的应用 [2015/8/6]
分享到: